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2025 - 2027 年)》文件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学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2025年4月9日下午2:0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14位老师在学院324集中学习《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2025-2027年)》。会议围绕《规划》展开深入学习与研讨。
会上,教研室主任严小青详细解读了《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2025 - 2027 年)》的核心要点。《规划》着重指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需着力解决当前思政课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历史文化素养、实践经验、教学方法、学情分析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与弱项。把政治过硬作为首要考量标准,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实践锻炼,深化评价改革,加强师德师风监管,充分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教师的政治素质、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增强其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按照规划目标,到 2027 年,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将得到全面夯实,以 “四史” 为重点的历史文化素养将大幅提升,教学技能将更加娴熟,实践锻炼将明显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感知与引导能力将显著增强。同时,教学优先的评价体系将有效运行,教师地位待遇将持续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将扎实推进,基本建成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结合《规划》要求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实际,教师们踊跃发言,分享了各自的学习心得与教学感悟。大家一致认为,要深入领会文件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思政课教学工作中。在后续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提升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丰富历史文化知识储备,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部分教师还提出,应强化对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需求的研究,结合当下社会热点与学生关心的话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动地融入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此外,还将打造“实践育人” 品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运用。此次教研会议的召开,加深了教师们对《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2025 - 2027 年)》的理解与认识,为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
(撰稿:严小青 编辑:龙庆 初审:朱奎泽 终审:李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