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教研室开展“新老教师同上一节课”集体备课会

发布者: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办公室发布时间:2025-09-25浏览次数:10

2025917日下午2时,概论教研室在文科楼320教研室召开“新老教师同上一节课”专题集体备课会,聚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第二章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实践研讨。教研室主任郑千千(老教师代表)、张家维新教师代表)分别授课,沈金霞、张可辉、赖风等12位教师参会并参与交流评议。

会议伊始,郑千千明确本次备课会目标:通过新老教师同课异构,搭建教学经验传承与创新实践碰撞的平台,既发挥老教师教学积淀深厚的优势,也激发新教师教学创新活力,共同提升概论课重点章节教学质量。随后,备课会进入核心授课环节,两位教师依次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展开教学展示。

张家维以年轻化表达互动设计为特色,采用“问题链”教学法开篇:“如果回到1919 年的中国,你会看到怎样的社会景象?”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引发共鸣,随后借助课件呈现五四运动前后社会风貌,从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入手,解读革命背景。其课堂设计注重师生互动,预留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态在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上呈现出哪些矛盾性特征作为小组讨论的题目,展现出新教师对现代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与贴近学生认知的教学思路。

随后,郑千千以历史逻辑理论深度为授课主线,结合中国近代史时间轴,巧妙融入南京本地历史素材,以金陵制造局在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困境为例,具象化呈现旧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革命背景与理论形成的内在关联”,展现出扎实的教学功底与丰富的课堂把控经验。

授课结束后,参会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热烈研讨。沈金霞肯定郑千千对地方历史素材的挖掘,建议可进一步结合南邮校史中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的校友事迹,增强课程贴近性;赖风则点赞张家维的互动设计,提出可优化问题链梯度,让思维引导更具层次性;韩芬、刘双双等教师还就教学时间分配、理论难点拆解等细节提出建议。

最后,郑千千对本次备课会进行总结,强调将梳理研讨成果,形成“新老教师教学互助” 长效机制,后续将针对课程重点章节持续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推动概论教研室教学水平整体提升。本次备课会不仅为新老教师搭建了交流成长的桥梁,更以精准聚焦的教学研讨,为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注入新动能。

                           (撰稿:郑千千 编辑:龙庆 初审:陈宗章 终审:李大伟